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第40个教师节:致敬教育的引路人①刘军:他舞起龙,在校园里“卷”起阵阵国风
2024-09-09 12:05:00

  编者按: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第4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在这个充满感恩与敬意的日子里,我们开启了这次特别的采访之旅。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有一群人的身影宛如灯塔,照亮前行的路。他们是灵魂的工程师,是文明的传播者,是经验与智慧的传承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无论身处何方,无论教龄长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用教育改变世界,用爱心培育未来。此次采访,我们把镜头对准艺术“点灯人”、音乐“疗愈师”、课堂“变革者”这些教育引路人,深入挖掘他们的教育理念、创新实践、成功经验、育人心得,以及背后的感人故事,展现他们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感受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希望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展现教育的多元魅力和教育工作者的风采,展示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传递教育的力量与价值,同时,引发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解与尊重,激励更多人投身神圣而伟大的教育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他舞起龙,在校园里“卷”起阵阵国风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这首广为传唱的《龙的传人》,不知唤醒了多少人内心的华夏DNA。作为龙的传人,孩子们总对这一图腾充满敬畏和好奇,让人羡慕的是,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下简称“钱塘实小”)的孩子们,能与“龙”亲密无间。

  2019年,刚大学毕业的刘军,成了钱塘实小一名体育老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舞起了学校的第一条龙。

  2年前,舞龙作为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被正式列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而此时的钱塘实小已成为杭州市首批舞龙舞狮传承基地。

  如今,从钱塘实小毕业的每个孩子都会舞龙,不仅学校大小活动少不了舞龙队的身影,孩子们还登上了省市级甚至国家级舞台。这条“钱塘龙”舞出了当代少年的精神气质,刮起来了阵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这都得益于刘军的坚持。


  从1条龙到20条龙,从学校到更大的舞台,刘军作为舞龙队的教练,既是引领方向的“龙珠”,是分量最“重”的龙头,也是起支撑作用的龙骨,还是协调整个团队的龙尾。

打动人心的“第一条”龙

  起初,刘军的特长是武术,在台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就读期间,他跟着武术师傅学了一段时间的舞龙舞狮。毕业那年,他参加了浙江省舞龙舞狮协会的年会,前辈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深深感染了他,让即将成为一名体育老师的他产生了新的思考:如何发挥体育教育专业的优势,将舞龙舞狮融入小学教育?

  随后,他前往嘉兴一所舞龙文化浓厚的小学,参观舞龙文化的建设情况,研究“龙骨”“龙衣”的结构图与设计图,并从动作素材、音乐创编等方面全方位地了解舞龙课程建设。

  “那一次有了不少收获。回去之后我就一直看视频和资料自学,希望能有机会实践。”此时的刘军虽刚踏进舞龙的大门,但他相信,敢踏出第一步才能创造更多可能性。于是,他又考取了国家级一级舞龙舞狮教练员和国家级一级舞龙舞狮裁判员的相关资质,加入杭州市龙狮运动协会,参加培训,向前辈学习......

  不久,“实践机会”就来了。在教工大会上,刘军带领体育组教师舞起了钱塘实小的“第一条”龙。“这次表演用的龙是我从富阳借的,动作也是我临时跟老师们创编的,没想到现场效果不错,场子一下就热了。”他笑着说。

  2019年下半年,刘军顺利开出了舞龙社团,20个学生2条龙,“承包”了学校大小活动的热场环节,“当时的表演水平与现在相比并不算高,但舞龙新颖的形式、热闹的音乐、好看的表演能够短时间点燃全场,深受师生欢迎。”


  刘军用舞龙的感染力打动了师生们,也打通了钱塘实小的舞龙之路。2020年,在学校的支持下,舞龙普及课顺利铺开,钱塘实小走上了“人人会舞”的腾龙之路。

人人会舞龙

  在校园里营造了浓厚的舞龙氛围后,刘军抱着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舞龙的目标,开起了进课表的舞龙普及课。四年级学生,每周一节舞龙课,毕业后人人会舞龙。这也利于舞龙队选择好苗子,“一般是从5年级选人进社团,再精选男女各10人进舞龙队。”

  舞龙技艺复杂多变,不仅需要舞者有力量,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就拿一条16米的长龙来说,龙头就有约8斤,一场简单的表演至少有五六分钟,孩子们不仅要一直举着,还要走位和变换动作,很不容易。“刚开始,教学并不完全顺利。”刘军说。


  解决体力和力量的限制问题是第一道关。刘军告诉记者,对一般的小学生来说,能举起来并举稳龙身就是一项挑战,每一届学生一开始只能颤颤巍巍地举起杆子。挑选合适的动作则是第二道关。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有很多动作看似适合小学生,但实际上对大多数人来说难度过大。

  对此,他首先通过合理科学的组队让尽可能多的孩子先适应自己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力量、身高、体型、身体协调性、思维灵活度等都是他考量的因素。诸如思维敏捷、擅长记走位的孩子适合做“龙珠”,力气最大、最高的孩子适合挑起大梁当“龙头”,个子小但反应敏捷的孩子则适合当龙尾......另外,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特别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女孩,他会根据身高和体力的变化,及时调整位置。

  在教学实践中,刘军精选出了一些更适合小学生的动作,总结出了一套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实施精细化教学。这样一来,动作的难度下来了,与学生的适配度上去了,舞龙整体呈现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把舞龙搬上大课间

  近两年,一个个带着“中华传统文化”“舞龙”“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话题的视频在一个个人视频号上持续更新,有时一周更新五六条。这位高产“博主”就是刘军。

  每节课最后,他都会留时间给孩子们展示,就当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全班表演。创编环节孩子们很用心,创意十足,“他们会编出各式各样的动作,还能摆出蝴蝶形、五角星形等造型。”“第一次拿龙练习”“游龙之曲线行进”“第一个月汇总小组合”......刘军会为孩子们的视频配上简短的文案,“班主任和家长们都能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这也是一次展示机会。”


  “站上‘舞台’,面对观众,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刘军认为,作为极具观赏性的运动,舞龙能够展现学生风采,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因此,刘军在教学过程中,会尽可能地创造多样化的展示机会。


  除了课堂展示、小组比赛,布置特别的“课后作业”也是他的妙招之一。

  比起其他科目,舞龙要求场地、道具和团队,缺一不可,但学习和复习新内容都集中在一周一节的舞龙课上不太现实。为此,刘军尝将舞龙融入大课间,一道别样的风景吸引了师生的关注。据介绍,每周都有近二十分钟的“课后作业”被搬上大课间,每天有3个班的孩子化身12条色彩斑斓的“龙”穿梭在校园,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

  刘军说,这样的作业既起到了课后复习巩固的作用,也给了同学们展现的机会,一举多得。未来,他还将带领同学们结合大课间的音乐和口令,为这份“作业”锦上添花。

走上更广的舞台

  “展示墙已经摆不下了”。在钱塘实小的大门厅里,刘军骄傲地向记者介绍着一个个奖杯、奖牌和一张张奖状,“今年的奖杯特别好看,很精致。”


  今年,钱塘实小舞龙队在国家级比赛中迎来了新突破——拿下了女子竞速舞龙第一名,同时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此前,舞龙队已获得市级比赛3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以及在省级比赛4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除了比赛获奖,一步步实现‘让孩子有更多展示机会’的目标也让我很有成就感。”

  不仅如此,舞龙队还经常受邀外出参演,诸如社区的元宵展演,滨江区首届篮球比赛开幕式、滨江区非遗展示活动,以及杭州市全民运动会开幕式等,孩子们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


  从班级到全校再到校外,从市赛到省赛再到国赛,钱塘实小舞龙队一步一台阶,年年有突破。本着“让孩子有更多展示机会”的初心,刘军带着舞龙队不断迈向新的更大的舞台,由他牵头开发的校本课程《龙舞钱塘》也被评为杭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他也多次受邀交流分享课程的建设经验与成果。

不仅精“技”也通“艺”

  在刘军看来,舞龙课的实施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这份责任感与信念感也促使他在教学过程中格外细致、严谨和全面——让学舞龙的孩子不仅精“技”,也通“艺”。

  今年年初,钱塘实小的舞龙队穿着汉服来了一场舞龙与舞蹈相结合的表演,该视频还被“滨江教育发布”作为特别的龙年贺词,为滨江教育画上喜气洋洋的新年第一笔。

  去年年底,一场名为“龙舞钱塘,传承非遗”的活动在钱塘实小开展,全体四年级同学尽展才艺和创意,用书法、绘画、手工、合唱、小报和讲故事等方式展现他们心中的“龙”,多角度挖掘、多形式阐释舞龙的文化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还诞生了不少优秀作品,最特别的当属一条独一无二的“龙”。这件龙衣由学生们合力绘制,由一幅幅富含传统元素的画作组成,长达36米,要25名舞者才能舞起。

  “学习传统武术的经历让我有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传承的信念,因此我不仅想教给孩子们舞龙这项技能,更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样在与‘龙’相伴的过程中既能内化团结、坚韧、勤勉等精神,又能增长和增强传统文化知识和文7化自信,感受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他坚定地说。

强大的精神力量

  为丰富《龙舞钱塘》课程的内涵,刘军还想了很多办法。一个标准、有力的抱拳礼是舞龙课开始的标志。在他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仪式和礼节高度注重,行礼看似简单,却是必不可缺的第一课,“我想让同学们在一开始就明白,舞龙不是普通的一种表演,文化贯穿于舞龙的方方面面。”


  这种“礼”不仅对人还对“龙”。“开学前我们会先把所有龙都检修一遍,平时上课或训练,我也会告诉孩子们如何拿放,如何爱惜。”他轻抚着舞龙道具说,“爱惜并珍视陪伴自己的道具也是舞龙人要具备的基本意识之一。”

  刘军对待舞龙的情感与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学生们的精神也感染着他。体育训练是平凡而枯燥的,无数次的重复练习、精进对孩子们来说是巨大的磨炼。通过小组展示、小队间的比赛、引导反思改进和引发创新思考等方式,刘军的舞龙课形成了从训练到展示竞争,到有思考进步,再回到训练的良性循环,孩子们在快乐与汗水中慢慢地形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宝贵品质。

  “每次孩子们在台上表演,坐在台下的我都很紧张,但他们总能给我惊喜。”刘军提到了一件让他印象极其深刻的事。在一次演出中,龙尾的杆子突然断裂,刘军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但10号位的小女孩反应迅速,用手举着龙尾坚持完成了4分多钟的表演。

  刘军说,像这个小姑娘一样,有着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孩子还有很多,这就是舞龙作为团队性活动的魅力,一个舞龙小队就是一条不可拆分的“龙”,缺一不可。不仅如此,他还看到舞龙带给孩子们的变化:性格内敛的孩子更愿意打开心扉结交朋友;有失误其他队员们能包容和鼓励;手上磨出泡了也坚持训练......“学过舞龙后,孩子们的责任心、团队意识、意志力等都有明显提升,社交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创造力和舞台表现力也都慢慢增强。”

校园舞龙路还很长

  作为钱塘实小舞龙课的创始人,97年的青年教师刘军一直有着极其坚定的信念。他坦言,他曾作为一名“孤勇者”将舞龙带进了校园,学校的支持是他前进和创新的底气。

  到新课标将舞龙作为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纳入,课程的开发才有了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些支持是我克服‘孤独感’与疲惫感的动力来源,不仅是新课标的变化,近年来市级、省级体育局官方‘盖章’举办的舞龙舞狮比赛,也在不断推着我和舞龙队的孩子们往前走。”


  为让舞龙舞狮在钱塘实小甚至更多学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刘军肯吃苦,不畏难,踏实钻研,勤勉上进,用自己的力量为青少年与中国传统运动创造链接。现在,钱塘实小的舞龙普及课主要由刘军授课,聘请了中国舞龙健将协助教学,帮助舞龙队学习更高难度的动作,还聘请了浙江省舞龙协会会长王基明、台州学院罗锡文和覃宇德博士为学术顾问。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刘军还在继续探索大单元教学,围绕舞龙,搭建技能、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的教学单元。

  “舞龙舞狮不分家”。目前,作为浙江省龙狮运动协会会员、杭州市龙狮运动协会理事,刘军正牵头成立区级龙狮运动协会,他走访了不少中小学和幼儿园,收获颇丰。“舞龙舞狮其实可以创意地结合很多形式,例如有幼儿园将轮滑和舞龙结合,比如有单人就能表演的舞狮操,再比如现在流行的彩带龙等,这些都能激发孩子对舞龙舞狮的兴趣。”

  在校园推广舞龙不在于拿到多少成绩,而在于让中国传统运动渗透到青少年的成长中,“只有让孩子们了解、感兴趣,我们才能继续把这项中国人的运动教下去,传下去。”刘军说。(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频道;作者:陈显婷 占尘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