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陈胜伟 钱琰珂)浙江遂昌有一种长粽,以个头长、馅料足在“粽界”独树一帜。长粽的长度代表心意的程度,寓意“粽越长,情越深”,因其发源于遂昌县九龙口,也被叫做九龙长粽。
背倚九龙山、旁畔乌溪江的遂昌县龙洋乡九龙口村,自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经济相对单一。如何激发内在活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村两委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以长粽为桥,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工党支部与九龙口村深化党建联建,开启了“农林艺”特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篇章。
2023年,数字媒体艺术教工党支部与村庄签订共建协议,聚焦复兴传统文化,从村内非遗长粽产业入手,依托数字媒体专业师资,对长粽品牌进行了IP形象升级,设计了“高粽”“八一粽”等特色农产品包装,讲述品牌故事,提升品牌价值,成功将其打造为遂昌长粽全产业共富链项目。同时,浙江农林大学还组织150余名设计专业学生,在该村开展“和美乡村”生态调研与采风活动,为该村设计了“粽享康养民宿苑”“水上粽情游乐湾”“绿野仙粽醉秘境”和“夜游市集粽意浓”四个研学旅游主题,在经济、生态、宜居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农林艺”特色强力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和九龙口村一样,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的上黄村,集体经济也十分薄弱。2021年10月,浙江农林大学城乡规划学学科教工党支部与上黄村党支部达成全面共建联建,充分发挥“艺术振兴乡村”社会服务品牌效应,以教师党员长期指导,专业学生深度参与的方式使上黄村迈出了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
截至2024年8月,成功建成130亩艺术田园,完成以周敦颐文化为主题的村貌提升工程、村庄沿线200米溪流景观工程、50余亩废弃油茶林的低产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建设项目,成功将上黄村打造成为莲都北部一镇三乡唯一的集艺术田园、农耕体验、研学教育、乡村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积极发挥浙江省高校乡村振兴联盟理事长单位作用,围绕农林特色,注重文化赋能,持续深化“一个二级党组织对接一个乡镇,一个党支部对接一个村,一个党员对接一个大户”的校地党建联建服务模式,强化党建统领、强化精准对接、强化成果导向,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紧扣当地农林产业特色和乡风民俗特点,立足学校“农林艺”学科专业实际,扎实推进“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活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学校人才培养。
该校各级党组织聚焦科技帮扶,根据联建乡村产业现状、区域特点、发展瓶颈等,对接党员教师扎根乡村一线,全方位服务乡村全产业链发展,攻关“卡脖子”、增收“钱袋子”、打造“金牌子”,形成“需求-研创-转化”一体式联村共建模式。如联建支部助力龙泉市竹木产业发展,支撑龙泉市亿龙竹木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省市2024年度“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打造了遂昌县“九龙口村长粽共富工坊”和近20万粉丝、年销售额500万元的“醒醒喝茶”自媒体品牌,涌现出“竹木产业及时‘宇’、农业品牌创新‘丽’、产品研发生力‘军’”等支部党员先进典型。
该校各级党组织还聚焦乡村人才需求,建设乡村共富学院,将培训乡村本土人才和培养农林专业人才有机融合,全力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在共建乡村针对性开展“三农”技术、乡村运营、乡村旅游等培训4500余人次,让“土”专家更专业。通过开设“彩虹课堂”、创办“龙韵杯”设计大赛、打造“龙尚竹”竹产业特色IP等,组织2000名以上学生到乡村开展实践实习实训,让学生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一线,厚植学生“三农”情怀,着力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此外,该校各级党组织还充分发挥学校艺术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优势,深耕乡村文化,赋能“和美乡村”,通过挖掘乡村乡俗民风内涵等,着力设计打造乡村文化空间。组建“畎亩设计”“木言文创”“百利威设计”“格物智造”等4支师生共建团队,组织相关专业500余名师生赴共建乡村开展“和美乡村”生态调研采风活动,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如,在丽水市莲都区打造了130亩集粮食生产、艺术田园观光、农事科普教育、红色党建联建于一体的“未来田园”。
根据学校党委统一部署,浙江农林大学各级党组织深化党建联建,紧扣各地农林产业特色和乡风民俗特点,立足学校“农林艺”学科专业实际,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文化联创、人才共育,已经建设一批地方产业研究院、派驻一批乡村科技特派员、创设一批乡村共富学院、实施一批美丽乡村规划、撰写一批“三农”资政报告、设计一批乡村文化空间、支撑一批乡村文化产业、打造一批联村共建案例,形成一批可看、可听、可品、可感的乡村文化建设成果,为服务浙江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贡献“农林力量”。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