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显婷)新学期,杭州市文海启源中学803班,又一次被惊喜与感动填满。
继去年为全班46名学生私人订制“藏名诗”帆布包后,95后班主任、语文老师朱春祎今年再出新招——为每位学生定制了一本日历。这份看似寻常的礼物,却因藏满巧思与深情,成为学生们眼中“最特别的开学礼”。(杭州95后初中语文老师为学生写“藏名诗” 特殊开学礼背后饱含教育深情)
三重设计“雕刻”教育深情
这本日历厚厚一叠,凝聚了803班师生一年半来的点滴回忆与期许。翻开扉页,蛇年主题的封面绘有古朴的文字,“四季平安”“巳巳如意”等美好祝福语跃然纸上。
与此同时,每个月的祝福语都用谐音表达着美好的寓意,诸如“杏”运随行、“苹”安喜乐、“枝”书达理……“感觉很有生活趣味,和之前期末表彰时,我送的礼物是一种呼应。”朱春祎笑称,新学期,希望同学们能有“神力加持”。
内页的设计更显匠心,“全家福”“生日密码”“月度寄语”三重设计,“雕刻”教育深情和班级记忆。
据介绍,12个月的日历页上,嵌入了12张班级“全家福”,从初一国防教育、运动会夺冠,到综合劳动实践周、过班主任节……每一张照片都是朱春祎精选的班级“高光时刻”。
“每一张照片,都代表着一个故事,定格了我们或辉煌、或欢乐、或感动的瞬间。”她笑着说,满满的回忆。
不仅如此,12个月当中,每个月都附有一句励志启发性的寄语,这句话放在每页的最上方,并标注出处,最为醒目。
诸如一月的“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寓意辞旧迎新;六月的“敬我不能,尽我所能”为期末冲刺注入力量;七月的“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则传递真诚和信念。
朱春祎说,这些句子虽然短小,却是她花费很多时间精选而来,有些选自古今中外的名家语录、歌词,还有的选自报纸金句、新媒体推文等,像“敬我不能,尽我所能”,就来自“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2025年新年献词。“希望同学们不仅能从文字中汲取力量,也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发现文字的力量。”
翻看这份日历,记者发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小细节,在每一页最下方的日期上,标注了不同的名字,边上还有一个小蛋糕贴纸画。
原来,这是朱春祎设计这份日历时藏着的“秘密清单”——56个被标注的日期,对应着全班46名学生和10位任课老师的生日。
有学生拿到日历后,发现自己的生日被标注时,激动得跳了起来,“原来老师这么重视我!”甚至有几位同一天生日的学生凑到一起,叽叽喳喳兴奋极了,仿佛找到了“命运共同体的证据”。
朱春祎表示,将学生和老师的生日都标注出来,让大家感受到被关注的感觉,是一个很棒的仪式感,“一大家子热热闹闹。”
“波折”背后更显教育温度
当朱春祎将这份满载新意的日历送到同学们手中时,大家都特别惊喜,欢声笑语瞬间在班级蔓延开来,“老班对我们太好啦”“好幸福啊”之类的赞美不绝于耳。
“学生特别惊喜,当时大家都在忙碌地写作业,看到这份‘天降’礼物,情绪瞬间高涨。”朱春祎说,大家忍不住翻看和讨论,看着看着还会莫名地笑起来,“应该是照片引起了他们的某种有趣回忆吧”。
家长群里也同样暖意涌动,家长们纷纷留言,“朱老师太有心了,还备注了每位同学的生日”“好难忘的初中,以后娃们会念念不忘的”“限定版的礼物呀”……


看着同学们笑得合不拢嘴,朱春祎在定制日历时遇到的波折和困难,仿佛都烟消云散了。
记者了解到,这份礼物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早在寒假期间,朱春祎便着手搜集素材、对接商家,花了不少时间,可却因印刷排期和快递延误等原因,未能赶在开学当天送出。
“迟到的开学礼,每一页都有惊喜。定制日历,是三班的专属奖励!”她即兴创作的打油诗,反倒让学生们对这份“姗姗来迟”的礼物充满感恩。
“波折”背后,是朱春祎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爱,而遗憾与惊喜皆成养分。
在她看来,这本日历就像是同学们平凡生活中的一个小惊喜。
新学期,803班有一位学生转学了,但是他的生日依然留在了日历上,“希望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记得803班永远是‘家’。”朱春祎说。
这份遗憾,化作了日历上一处温暖的注脚。
一堂留白“生活课”久久回响
为何选择定制日历?当记者问到定制日历的灵感来源时,朱春祎的答案简单却深刻:“日历是最好的时光礼物,它能帮我们记录生活,记住时光,也记住彼此。”
去年龙年,她曾购买现成日历作为班级礼物,但总觉得“少了点专属感”。于是,今年她决定自己设计,将班级文化与她对同学们的爱融入每一处细节,“更有意义”。
其实,这些创意都与朱春祎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从“藏名诗”帆布包到定制版日历,她始终相信,仪式感是班级凝聚力的催化剂。标注生日、精选照片、撰写寄语,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能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爱着。
“专属的礼物,独特的定制,这是属于整个大集体的、独一无二的标志。”朱春祎说,在她眼中,教育的意义从来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这是她对学生的期待,也是对自己的期待。
这份定制版日历中每一页特意的“留白”,就是留给同学们DIY的,她希望大家能留心生活,记录生活,上好一堂“生活课”——方寸之间,皆是热爱。
正如日历十二月寄语引用王计兵《春天》一诗中的那句,“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
在这位95后教师的故事里,教育的春天和爱,从未缺席。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