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法规政策辅导:实验研究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学易网 2011-01-12 大 中 小
2.实验研究
要素
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刺激,因变量是受试者的反应,实验目的就是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如在小组工作中,进行个人体验分享就可以作为自变量,即实验刺激
实验组和控制组
实验组是对其施加影响的小组,控制组是不施加影响的小组
实验组和控制组可以随机形成也可以匹配而得。随机选择需要概率抽样,掷硬币、随机数、奇偶数等都是常用手法。匹配过程可以随机也可以非随机,匹配过程可通过定额分配矩阵达成,该矩阵则由所有相关特征构成
定额分配矩阵每个格中一半对象归入实验组,另一半归入控制组,实验组与控制组就较相似。如随机或匹配形成两个小组,一组参加社会工作者策划的小组活动,另一组不参加;前一组是实验组,后一组就是控制组
前测和后测
在实验前后分别测验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因变量状况,实验组变化与控制组变化之间的差异视为实验刺激的效果。如在开展小组活动前,对两组人员进行自尊程度的测量,这就是前测。几次小组分享活动后,再次进行自尊程度的测量,这就是后测
常用类型
标准实验设计
(1)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就是首先把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测量两组在某指标上的水平,再对实验组进行某种干预,此后对两组再测。实验组的前后变化与控制组的前后变化之间的差异就视为干预效果。如研究者希望了解技术培训对提升参与者就业自信心的影响
(2)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单后测控制组设计认为,随机分配过程已消除了实验组和控制组最初的重要差异,从而后测所得的两组间差异反映了自变量影响
(3)索罗门四组设计
索罗门四组设计整合了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和单后测控制组设计。用随机方式把对象分四组,控制组和实验组各两组。对一个控制组和一个实验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另一个实验组和另一个控制组仅进行后测。如果前测确实引起某些结果,这些结果就可能通过两个实验组结果的比较和两个控制组结果的比较而得
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并不完全严格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但同样进行一定的前测或后测。因此,相对于标准实验设计而言,其规范程度稍低。非对等控制组设计和简单时间序列设计就是其两种类型
(1)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非对等控制组设计就是发现一个与实验组表面相似的既存控制组,依托实验研究的技术进行分析
(2)简单时间序列设计
简单时间序列设计不要求有控制组或对照组。首先,在多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干预,再在多个时点测量自变量的数值。如果干预前的因变量水平稳定,干预后的因变量水平变化且变化程度持续提高,就可认为干预达到一定效果
(3)多组时间序列分析
多组时间序列分析就是将形成非对等控制组设计与时间序列分析结合,研究者在干预前后同时对实验组与非对等控制组的某变量进行若干次测量,对两组因变量的前后测结果进行比较就可发现干预效果
实地实验
实地实验就是把实验置于真实场境中,受试者按照事先设计完成某些要求,再分析效果。其基本步骤与实验室研究相同
成功设计的标准 实验研究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设计,而实验设计好坏则有一定标准。这些标准包括:
(1)是否回答研究主题?是否可有效测量假设
(2)对外在变量或不恰当变量有无控制从而使因变量前后差尽可能扩大
(3)可推论性如何
(4)研究过程是否有漏洞?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是否已排除?研究结果是否准确?研究环境是否受干扰?安排是否产生偏差?如果上述回答者是肯定的,那么就是好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评价
优点
(1)其变量较清楚明白,自变量作用明显
(2)规模有限从而节省资源
(3)可有效控制实验场境和外在环境,排除影响自变量、因变量及实验过程的因素
(4)测量工具较精确,误差较小
缺点
其缺点在于实验设计场境是创造的,研究条件不自然从而其实务推进上有困难,太强调精细从而难于复制。由于社会工作中实验研究往往以人为对象,因此,研究者在实验组人员的选择、实验刺激的应用等方面不可避免地面临伦理难题。好的实验研究需要研究者把握社会工作研究的科学性,也需要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其艺术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