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昊昱 通讯员 程振伟 王术海 摄 楼威 朱荧)话说大学里除了要有大师,还得有“大厨”。一些名校经年不改的招牌菜和特色点心,更是成为毕业生的“独特记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的大三学生王梦瑶同学,给记者打来电话,“我们学校下沙本部三餐厅的蔡师傅,每天炸的油条都是‘限量版’,老师和学生们每天都要排好长队才能买得到,1块钱1根,好吃又便宜。好多毕业生回学校必去餐师傅油条窗口打call,必吃这道杭电老味道。”
记者来到了传说中的“杭电早餐小吃圣地”——杭电本部三餐厅。“本部生活区有8个餐厅,其中三餐厅的早餐远近闻名,因为有将近40种点心,这里供应的葱油饼、南瓜饼也很受欢迎,当然在其中蔡师傅炸的油条,名气最大。”杭电饮食中心主任张益群告诉记者。
一天只炸600根 好吃是因为“全手工”
早上7点,位于三餐厅偏东的蔡奎生师傅油条窗口,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不少老师宁愿早点来学校,就是为了吃蔡师傅的油条,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好些年。
“蔡师傅的油条,面子和里子都好,口感松软,吃起来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我每周必须吃一次他的油条。”边吃油条边就着稀饭的杭电严老师说。
“当年报考杭电前我先在网上了解了一下杭电,不少学长都提到了三餐的油条,来了后发现早餐油条窗口确实是网红打卡点,学生一般会8点后来买油条,我来买的时候,都是一拿到油条就忍不住往嘴里塞,排了那么长时间的队,赶紧犒赏自己。”王梦瑶说。
上午10点,差不多早餐供应结束。记者终于见到了在后厨结束了炸油条工作的蔡师傅。他是个精瘦中年人,乍看很不起眼,但一说起自己的油条就眼神精湛。
“我也听说过老师学生说我炸的油条好吃,可能是因为纯手工做的吧,和面揉面都是自己一招一式经手的,面揉成什么样最好,心里有把握,错过一分也不行。”
“面模子放进油里炸之前,外表什么形状和均匀度也很重要。我通常做好放进油锅,我老伴负责翻油条,两个人搭档了26年,炸油条时对方一个眼神都秒懂。”蔡师傅口才不算好,但说起油条经立马流畅一些。
三餐厅经理方宏发,是蔡奎生多年的同事。在他看来,炸油条其实对工艺要求蛮高的,“平常和面揉面,包括配方,都和季节、温度、湿度有关,差异在毫末之间,但对口感味道影响却很大。蔡师傅做油条的力度、手势,其中都有讲究,不过一般人看不出其中的门道。”
“杭电好几个餐厅,早餐都供应油条,但最受欢迎的油条还是在三餐,我们也组织过其他师傅跟蔡奎生师傅学做油条,可还是做不出蔡师傅油条的味道来。现在下沙大学城早餐供应油条的越来越少了,油条全手工做,耗人力,味道也未必能让人满意。现在食堂做点心,用机器的不少,但若要做出老味道来,还得靠手工。”张益群告诉记者。
夫妻搭档做油条,早上从4点开始,一站就是6个小时,一天只能炸600根。“全手工,要确保味道,快了也不行,炸油条得用心,还得把握好节奏。”蔡师傅颇有心得。
学校就是家,“给家人炸油条没想赚钱”
蔡奎生江西鄱阳人。早年在杭州做油条生意。那时候杭电在文一老校区,早餐自己不做油条,专门从蔡师傅门店买油条供应师生。
“大学师生们喜欢我炸的油条,我很开心。”蔡爱生回忆起往事,依然一脸的幸福。
1995年,蔡奎生刚娶了蔡爱凤,夫妻俩就一起加入了杭电食堂,一直干到现在,期间生了孩子。
实际上,蔡奎生是带着绝技进入的杭电。他早些年在老家鄱阳,跟一位老师傅学过炸油条。老师傅的油条技术是祖传的,没想到蔡师傅把这一技艺带到了杭州发扬光大,“杭电老味道”还因此随着毕业生走向天南地北,印在很多人的记忆中。
“我觉得炸油条贵在用心,几十年如一日的用心,你想啊,很多老师学生冲着你的油条起个大早来吃,如果连续两天吃不到了他们熟悉的味道,他们接下来未必会再来。所以我要求自己,每一根油条的味道,都不能有差错。”蔡奎生有点羞涩的说,这和大学生做实验养成严谨细致习惯一样的道理。
而事实上,蔡师傅的油条也经历过“危机”。前些年,明矾不给用了,而油条松脆主要靠明矾,蔡师傅反复研究摸索,尝试新的可接受方法,经过好一段时间才让油条回到以往的口感水准。“在大学里有一点好,这里的师生都爱学习研究,潜移默化中,我也学会了直对挑战钻研攻关。”蔡师傅嘿嘿一笑。
这几年,社会上经常传出一些新闻,有人卖烧饼、煎饼等小吃,因为身怀绝技,“在大城市里买了几套房”。而蔡师傅的儿子也问过父亲,你油条做的这么好,怎么还在大学里当个师傅。“在杭电呆了20多年,和师生都熟悉了,把这里当成了家,炸油条没想过赚钱的事。大家喜欢吃就好,这是最大的满足感。”蔡师傅很淡然。
前几天,蔡师傅有点急事,早餐没去食堂炸油条,是其他师傅代炸的,当时就有好几个人“抱怨”油条味道咋不对劲,当时知道这事,蔡师傅一方面感觉对代工师傅挺不好意思的,另一方面还有点“小小得意”:这个味道,师生们还真“舍不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