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近日,中国教育报刊登题为《守正出新,让学生个个成才》的文章,聚焦杭州市文渊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好做法好经验。经过几代人的耕耘,文渊蝶变!
作为2018年就被选定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学校,杭州市文渊小学在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学校党总支书记沈金荣的带领下,在“摸着石头过河”时边立边破,在时间的研磨下,交出一份亮眼答卷。仅仅四年时间,学校发展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示范学校,成为杭州市拱墅区党建特色的卓越代表,受到了国内媒体和教育同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获得了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杭州市教育系统党建“双强”示范点、杭州市艺术特色学校、拱墅区4A现代化优质学校等多项综合荣誉,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创新教师培养路径
一室二岗三活动,这是文渊基层党建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路径。“一室”,即通过“领雁工作室”,强力推进党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作用,以此达到厚植正确的意识形态的目的;“二岗”即借助红烛先锋工作室开展“红烛先锋岗和青年互助岗”,促进青年教师多元能力的切实发展;“三活动”即借助青年书社开展“学习活动、志愿活动、练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锤炼青年教师的党性修养,不断激发他们“完善自我、服务学校、回馈社会”的内驱力。三重维度的学习载体,相辅相成,一面形成文渊体系化的教师成长生态链,另一面则全方位提升了文渊全体教师的专业化能力。
创新思政启蒙方式
学校打造党建教育基地——“片片童心向阳开”,为实现“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提供场所地包括一厅四室五长廊。一厅指“党知识展厅”,主要呈现红色知识及身边的榜样;“四室”是指思政教师活动室、团员之家、少先队活动室以及“党知识进课堂”新型教学空间,是“党员”“团员”“队员”开展活动的主阵地;五长廊是指“学校党建活动展示长廊”“党史长廊”“长征精神长廊”“抗日儿童长廊”“少先队知识长廊”,每一条长廊都独自构成一个主题。依托党建基地,学校通过“体验-新知-重构”的路径在少年儿童心中种下红色种子,从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入手,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听党话,建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小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创新“文渊”课程体系
“人人自信,个个成才”,意味着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队。对于课程这一主阵地,文渊立足五育并举,开设菜单式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劳动教育课程,文渊突破了学校的围墙,实施家校联动的浸润式劳动教育实践新范式探索。“小当家的厨房”“小葵花课堂”等多方系统指导学生劳动技能和规范的课程不断被充实着。学后托管课程,文渊也通过家校合力,让课堂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拓展性课程,文渊则注重探索精品化建设,精品化的意涵,是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就这样,在开拓88个拓展性课程之后,学校将其中的《扎染艺韵》《少儿武术》《红色印迹》等13门课程进行了校本化教材与学材的开发,并采用“普及推广+品牌扶持+精品修炼”三合一课程培养方式,以充分发挥拓展性课程的整体功能,助力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创新推进“双减”落地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作业设计“减量提质”成为中小学教师教学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是优化作业设计,文渊老师以学科组为依托,精心设计了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丰富作业的形式,增加作业的趣味;二是合理控制作业量,一方面严控课下完成作业时间,另一方面将必要的作业“挤”进课堂,提高作业效率。此外,对于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三是强化作业反馈,从学生真实情况出发,打破传统单一的计分制反馈模式,以等级制、评语式、图画式多元的反馈形式,在激发学生深度性思考的同时促进反馈的有效和主动性学习的发生。
创新学校特色品牌
艺术、武术、科技,这三大特色,是学校创新发展的金字招牌。学校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考虑,积极联动社会各方力量,结对著名钢琴家郎朗、体育武术学会等名家或平台,创造性地打造了多元化的校本课程,形成了以郎朗钢琴教室为依托的“快乐的琴键”、以社团为依托的“多彩的口风琴”、以校合唱团为依托的“梦之韵”团体,以《少儿武术》教材为依托的特色课程等,获得了市、区等多项荣誉。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还积极运用“活动+社团”“专业+社团”的双联动机制打造特色化社团。这些举措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加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度。
短短数年,文渊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从最初的试点到如今登上全国舞台进行优秀宣讲,而这一步步成就的背后,是学校多体系建设全面铺开、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与家庭、社区、社会建设的和谐共振。正如沈金荣书记所言,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已然成为文渊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机遇。
本文作者系沈金荣 沈利克 曹敏芳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