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西语学院与北大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展区域国别学创新实验班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李奇贵 石志礼)近日,浙江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下称“浙外西语学院”)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展的“区域国别学创新实验班”开班仪式,在北京大学民主楼顺利举行。浙外西语学院党委书记毕莹、院长助理劳灵珊、院办、学工办、法语系、意大利语系相关教师,以及14名俄语、德语、法语、西语、西语中外等专业学生参加开营仪式。北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出席,院长助理、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助理教授施越主持仪式。
付志明对浙外西语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次项目的背景以及北大外国语学院的整体办学情况。付志明表示,北大与浙外的办学理念和方法各具特色,期待两校学子能借此机会相互学习、加深了解,以区域国别研究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携手共促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
毕莹对支持推动本次项目顺利开展的北大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及相关单位表示感谢,并表示同学们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参加专题讲座、与北大学生结对”等方式将全方位提升对区域国别学的认知水平和研究素养。
毕莹叮嘱同学们要珍惜在北大学习交流的机会,在“两校深化合作、共育英才”的合作框架下,将“所学、所思、所感”带回浙外,分享给更多同学,努力成为“最有探索世界的勇气、最有读懂世界的能力、最有理解世界的智慧、最有拥抱世界的胸怀、最有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本领”的“五最”人才。
开班仪式上,北大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黄燎宇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报告。黄燎宇介绍了德国研究中心和德语系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文学研究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内在联系,强调要在区域国别研究中树立文化整体意识,全面关注对象国在社会、历史、文学、法学、哲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脉络,拓宽研究视野。
现场,黄燎宇还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经历,以生动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外语人才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具备的独特优势,鼓励学员们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专业性问题。
据悉,本次区域国别学创新实验班项目,是浙外西语学院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外语名校”建设的要求以及与北大合作支持浙外建设的部署,紧紧把握与北大合作的战略机遇,携手推进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成果。项目聚焦外语能力提升与专业领域拓展的有机融合,通过强化区域国别学科专业素养,搭建起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优质平台,不断推动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娴熟使用外语,数智能力强,能担当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之大任,能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的高端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