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谢陈瑜 王珏)如何让“00后”大学生吃得更好、住得更好?如何用智能化手段提升高校后勤服务附加值?如何破解高校后勤招工难、用工难问题?……近日,来自5所高校的分管校领导、全国部分省市21所高师院校的后勤负责人齐聚杭州师范大学,参加全国部分省市高师院校后勤协作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本次会议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高师院校后勤创新发展”,凝“新”聚力,以“质”图远,共绘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该协作会由首都师范大学发起,成立于1986年,由来自北京、辽宁、湖南、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组成,至今已经办了33届。长期以来,该协作会致力于加强高师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推动后勤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全国高师院校后勤共同发展、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当天,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分别围绕育人工作新模式、餐饮文化新业态、饮食文化新特色进行了交流发言。
在大会创新设置的“圆桌对话”环节,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和优秀企业负责人结合各自专长,畅谈对高校后勤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内容有分量、分析有深度、观点有见地,为与会人员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后勤工作?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党组书记、主任(院长),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山舞强调,要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个视角进行思考,面对新的挑战,高校后勤要推进数字化、布局产业链、塑造传播力,挖掘空间重塑、大学变革、城市转型的价值,实现从校区向社区、服务者向运营商、规范化标准化向专业化社会化的跨越。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信在谈到高校后勤服务为何要转型升级的原因时表示,当前,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大不大”“足不足”转变到“好不好”“优不优”“美不美”,他从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新业态创新和新组织建设五个维度展示了浙江大学为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校园生活的需要的实践和探索,并强调,后勤的本质还是做服务,技术是提升服务品质的手段,做技术是为了改善体验、解决问题,心中要有“人”,而不是“物”和“器”。
曾经参加过15届高师协作会,现任正元智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的姚海强认为,推进高校后勤数字化改革是发展高校后勤新时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亟需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突破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新瓶颈,要通过时间重构、空间重塑、流程再造,提升后勤服务的安全价值、教育价值、满意价值、效益价值和低碳价值。
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的黄超全程参加了会议,他感触最深的是“圆桌会议”上三位专家的发言。“站位很高,直击高校后勤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而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操方法,干货满满,收获很大。”他说。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还一同参观了杭师大的智慧餐厅、“一站式”学生公寓建设以及正在举办的校园菊花展等。
本次年会由杭州师范大学承办。近年来,该校后勤服务中心始终以“做硬保障、做优服务、做实育人”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内涵发展,管理效能大幅提升,服务保障更加有力,“两元盖浇饭”“点滴文化”等育人品牌受到广泛好评,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职工书屋”“浙江省工人先锋号”“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诸多荣誉。
下一届协作会将于明年在江苏师范大学举办。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