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校实践育人有新招 浙江传媒学院两大展聚“浪”前行
2024-11-04 14:0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杜宛桐)近日,“锋浪青年”志愿服务文化展和“热浪青年”社团文化展在浙江传媒学院拉开帷幕,传媒红、青荷绿交织,成为又一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打卡点,引得师生频频驻足。

  “锋浪青年”:引领追“锋”而行的志愿风尚

  近年来,依托学科特色和大型赛会,浙江传媒学院志愿服务工作走出了一条“志愿育人”的实践思政新道路,坚持推动志愿服务阵地化、项目化、品牌化发展,打造“锋浪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品牌,引领浙传“浪”花追“锋”而行,弘扬奉献品格。

浙传“小青荷”进行展览讲解

  展览集中展示了学校20年来志愿服务发展脉络及建设成果。六大板块依次展示领导关怀志愿工作、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纪实、一院一品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锋浪青年”典型人物、所获荣誉等情况。学校年均组织志愿活动1000余场,连续十年服务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依托传媒学科打造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各类志愿成果亮点纷呈,具有浙传辨识度的志愿服务记忆与志愿服务文化品牌跃然眼前。

  此次展览增设了实物展台,杭州亚(残)运会志愿者常服、颁奖礼仪服以及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礼仪志愿者服装首次在线下同步完整展出,亚运纪念奖章、浙传定制徽章、挂满PIN的工作证等颇具纪念意义的实物陈列于展台,大大增强了观展者的体验,“更能与志愿者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那种自豪感产生共鸣”。

  “热浪青年”:营造“热”辣滚烫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经典标识。凝聚青年思想的校园文化既要氛围火“热”,也要激发“热”情。浙江传媒学院打造“热浪青年”社团文化品牌,意喻充满热情的浙传“小浪花”,掀起一股属于青年的校园文化热浪。

  两幅长达12米的喷绘落地校园,从“思想引领”到“学术科技”,从“校园文化”到“榜样肯定”,各大社团建设成果悉数呈现,如何做“有高度的、有深度的、有温度的浙传社团人”成为当下浙传青年群体中的高频词。

  “原来社团出过这么多大咖!”“好厉害,他们拿了好多奖!”人群中时不时传出阵阵赞叹,学生社团一改往日在大家心中“圈地自萌”的形象,成为校园文化的先锋标杆。

  聚浪前行:激发团“聚”传媒学子的青春力量

  桑珊是学校首位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称号的老师。她深耕志愿服务活动,多年来致力于校园志愿文化塑造和大型赛会志愿活动组织,年均志愿服务时长1075小时。

  “志愿服务是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我看到越来越多青年渴望通过志愿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发挥专业优势奉献青春力量,学生的获得感给了我做好志愿保障的强大动力。”桑老师说。

  大三学生李嘉炜是“锋浪青年”志愿服务展策展者之一,同时也是“上”了展板的“锋浪青年”代表。“助人也是自助,我可能只是付出了微不足道的力量,但我收获的却是更多人的善意和人生的能量与动力。”作为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李嘉炜组织参与志愿活动数百场,真正把志愿服务精神转化为内在动力,是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直接受益者。

△ 李嘉炜

  像嘉炜这样在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的浙传青年不在少数,以“锋浪青年”志愿服务品牌、“热浪青年”社团文化品牌为载体,做志愿、玩社团成为浙传校园里人人向往的实践课堂,展现出了丰富生动的实践育人生态。

  据悉,浙江传媒学院团委正在同步打造“聚浪青年”思想引领品牌、“逐浪青年”社会实践品牌、“踏浪青年”创新创业品牌,紧紧围绕浙传小浪花这一主体,依托共青团工作载体,切实发挥“实践思政”育人实效。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