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枢纽和关键点,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地方“双一流”高校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组织,更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只有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和区域振兴,方能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社会场景的时代之变、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现实之变,将“真实问题”贯穿“真育人”“真研究”“真服务”,重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不断提升解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与人才支撑。
地方“双一流”高校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责任使命
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2820所,非教育部直属高校占96%左右,以地方高校为主。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得怎么样,直接决定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也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地方“双一流”高校作为地方高校中的“领头羊”,应当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地方“双一流”高校彰显特色、强化地域性、发挥比较优势,得以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特殊地位并获取发展生机,进一步为教育强国的区域发展作出贡献的体现。
从高等教育发展视角看,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过程,既是世界一流大学不断发展壮大的具体实践,也是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深度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更是高等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民族振兴同向而行的结果。这不仅要依靠顶尖“双一流”高校,更要突出地方“双一流”高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地方“双一流”高校要不断地提升办学实力、凝聚创新力、增强竞争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当好“排头兵”与“攻坚队”。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兴起,这种模式鼓励知识的开放获取、共享和透明,支持公共参与和协作,大学、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构成知识生产的参与主体,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知识的民主化与快速传播。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地方“双一流”高校务必突破自身知识生产的固有场域,与更为广袤的外部社会现实场景深度对接,实现大学、企业、政府和社会的跨界整合与全方位交叉渗透;务必紧密围绕社会现实场景,在多节点、多层次、多维度精准探寻真实问题,借由真实问题的有效解决,实现从“知”到“行”的关键跨越。因此,高校要面向高深知识生产,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为我国在全球知识经济竞争格局中占据领先地位。
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通常而言,地方“双一流”高校拥有众多极具优势与特色的学科专业、拥有强劲的科研实力且成果转化能力出色,同时具有服务社会的契机与途径。随着发展新质生产力任务日益迫切,科技创新正在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地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这意味着高等教育要在教育强国的战略指引下,按需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大力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高效整合多元主体资源,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踊跃参与社会公共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强调以文化赋能来塑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充分发挥协调与倍增效应。所以,地方“双一流”高校必须始终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全面振兴区域经济,大力繁荣地方文化,用心打造和谐社会,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区域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过往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人才资源较为匮乏等情况,成为不同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的重要诱因。地方“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意义,在于“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基础能力,缩小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差距,保障优质高等教育供给的机会公平,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和引领乡村振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1]。因而,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地方“双一流”高校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地方“双一流”高校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
1.地方“双一流”高校办学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在外部形势与内部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地方“双一流”高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制约着高等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效能。一是社会服务能力与时代发展需求脱节。在传统办学模式下,地方“双一流”高校往往侧重于内部学术事务,与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的融合性不够紧密。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性问题频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应对全球挑战中的作用。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灾害等全球性问题面前,高校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未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应对方案,导致其服务社会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不足。二是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尽管部分地方“双一流”高校已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但整体上仍存在局限性。高校在国际合作中,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跨领域、跨国界的学术合作项目较少,未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自身办学水平。这使得高校在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顶尖人才和优质资源,进而影响了其从“跟跑”“并行”向“领跑”阶段的跨越。三是区域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作为区域高等教育的领军者,地方“双一流”高校在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一方面,高校与区域基础教育的衔接不够紧密,未能有效引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拉动职普融通、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举措不够有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作用有限。四是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衔接不畅。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地方“双一流”高校传统的知识生产体系暴露出与社会现实场景脱节的问题。高校的知识生产多集中在“书斋里”,以学科为基础的传统模式导致其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真实问题联系不够紧密。在知识生产模式Ⅲ兴起的背景下,高校未能及时调整知识生产方式,与企业、政府和社会的跨界整合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对知识创新和应用的需求。
因此,地方“双一流”高校必须加快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求,顺应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趋势,统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在办学理念、发展定位、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展开一系列改革,并形成一整套可操作的运行框架,进而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2.基于现实场景问题驱动的办学模式改革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的,既是对问题“本体”的深度思考,又是基于问题“矛盾”而深入某一领域的动力所在。因此,问题可以是“形而上”的哲理性思考,也可以是对“形而下”事物矛盾的解决。关键是发现真实问题,即“在社会现实应用场景中能够有效衔接理论与实践的且具有明确的时效性、激烈的冲突性、解决的迫切性、影响的广泛性等属性之问题。此外,真实问题既是关乎科学的、世俗的,也是当下的、未来的;是全球的、也是本土的,更是兼及思想的、价值的诸多问题”。[2]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定位,地方“双一流”高校需要对标“四个面向”的基本要求,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最大限度激活科技创新效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积极服务构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格局。
提出真实问题的意义在于打破长期以来“象牙塔”与社会彼此孤立的局面,将课堂与现实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师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让多元主体参与问题解决过程。因此,地方“双一流”高校需要引领师生走出“象牙塔”,全面构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改革理念。所谓“走出去”,即推动师生走出校园真正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全面改造学科科研范式、专业育人模式、学院组建方式等,推动高校由我想做什么、我要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兼顾向我该做什么的观念转变,使高校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教育强国的社会服务功能提供有力支持;所谓“走进去”,即推动师生走进田野大山、厂矿车间、乡村社区、大中小企业等社会现实场景,解决那些不是在校园里、课堂上或书斋中主观想象的问题,而是真正带着雨后露珠、泥土芬芳的真实社会问题,为解决社会现实困境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思路,为教育强国的实践育人体系完善提供丰富素材;所谓“走上去”,即推动师生走上科学研究的学术前沿,以国际化视野和世界一流学科标准,去探究表象问题背后的科学逻辑和运行机理,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理论和切实办法,为教育强国的学术引领提供动力来源。
地方“双一流”高校“三位一体”办学模式改革探索
1.推进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新模式
履行教育强国建设的责任使命,需要将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深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地方“双一流”高校与区域产业发展互动、不断完善社会需求反馈机制、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
首先,推动真实问题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真实问题“课程源”、毕业设计“选题源”和教学考核“评价源”。地方“双一流”高校要坚持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修订符合国家标准和学校办学定位、由行业企业全程参与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停撤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增设紧密对接需求的新专业,探索以真实问题为导向的微专业建设;打造真实问题课程体系,形成真实问题课程单元,选树一批真实问题示范课程、编写一批具有真实问题标签的特色教材,将真实问题与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融为一体,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
其次,推动学生在社会现实场景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以辽宁大学为例,其积极促进社会现实场景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竞赛的深度融入,以“砍瓜网”为资源库,鼓励师生将真实问题作为选题开展研究,打通理论与现实场景的连接,增强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加强与地方人才、人社部门,行业及企业的合作,搭建“校地行企”融合的就业能力提升平台,开发就业实习岗位。每年开展10场左右真实问题专题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在全校营造着眼于解决真实问题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
最后,聚焦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从战略层面谋划交叉学科发展,依托地方“双一流”大学的综合性多学科优势,促进人文、理工、经管等学科间深度交叉,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培养综合水平高、能解决跨领域问题的复合型人才[3]。目前,辽宁大学已经组建完成人文艺术、历史学、经济学、信息学、纪检监察与法学等五大学部,通过“实体型”“虚实结合型”的学部制建设,整合相关院系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2.创新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深度融入科学研究新机制
将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深度融入科学研究,是坚持做有用的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必然要求,需要以国际视野和世界一流标准,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探究真实问题背后的科学逻辑和运行机理,建构出新理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践行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宗旨,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首先,地方“双一流”高校要坚持构建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体系。通过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培育工程”、建设跨学科跨领域甚至跨地域的高水平科研平台等措施,强化与政府和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紧密对接,深入识别和挖掘社会现实中的关键问题,确保高校科研方向紧密贴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实际需求,引导高校科研资源向关键领域倾斜,促进地方高校和城市共生共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4]。
其次,以服务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目的,建立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体系。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的重要途径,地方“双一流”高校应格外重视并加大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构建校企融合创新体系,通过配套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方式,为科研人员提供从专利申请到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推动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将创新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5]。例如,辽宁大学在与鞍钢集团合作过程中,将钢铁生产中的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线,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在与大连化工企业的合作中,辽宁大学开发的一项新型催化剂技术,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减少了污染排放。
最后,强化科研反哺教学理念,持续推进科研育人。引导教师以真实问题为科研选题资源,并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校企联合攻关等方式,分层次有重点地吸纳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同参与基于真实问题选题库的科研项目;通过开展真实问题优秀课件和教案评选、设立真实问题导向下的教改专项等措施,推动将科研成果和科研方法融入教学过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改善学生学习体验,着力打造真实问题科研育人矩阵,从而为教育强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构建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深度融入社会服务新路径
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机构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知识传递和科研中心的角色,成为社会服务的关键力量。地方“双一流”高校更应实现从“想做、要做和能做”向“该做”转变,创新真实问题导向的社会服务模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此,要高度重视搭建深度融入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服务平台,秉承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的宗旨,通过建立城市研究院、建立专家服务团队和博士流动站等多种方式,助力解决地方发展难题,提供一批能够信得过、用得上、有影响的高水平技术服务和咨政建言成果,创新校地合作、校企融合发展新模式。
目前,辽宁大学已经与全省13个地级市和1个示范区共建14个城市研究院,组建了覆盖全省重点产业领域的专家智库和博士流动工作站,开辟出《海外智库参考》《审时度势》和《辽宁大学智库简报》等资政通道,发布了《沈阳发展蓝皮书》《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展指数研究》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软科学研究成果,以解决真实问题助力城市和区域发展,全面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综合效能,为加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以及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动力,也为地方“双一流”高校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创造了机会。
参考文献:
[1]刘国瑞.开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J].中国高教研究,2022(12).
[2]潘一山.真实问题导向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重构与探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0(1).
[3]李立国.“双一流”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9).
[4]傅方正.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服务:价值取向、关键问题和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4(8).
[5]周浩波.统筹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使命与担当[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1).
[本文为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基于“真实问题”的“一网两翼五维”实践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作者:潘一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5年第1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