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张江英校长畅谈“未来”话题 杭州第七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顺利举行
2022-08-31 15:54: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徐剑锋)8月31日下午,杭州第七中学举行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张江英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爱达未来》的开学致辞。

  每个新学期伊始,张校长都会照例“谈未来”。她先从近日热议的任正非的讲话谈起,阐明了人类社会需要未雨绸缪,要有危机意识,不能盲目自信,躺平啃老,进而引发了关于“悲观与消极”的思考。

  张校长认为,低端的悲观与消极,放弃努力和停止追求就可以获得,而高阶的悲观与消极则需要高瞻远瞩或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这一次新学期“谈未来”,张校长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共创未来这一主题,从“认识未来”“创造未来”“共享未来”“定义未来”四方面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理解。

  她表示,我们和前贤与后代因为“未来”这个词汇而紧密联接,我们共享未来,未来把整个人类的正义力量聚合在自己的光芒之下,让人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都是迎接未来的练习,我们所有的积累都是指向未来的准备,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创造未来的努力。

  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张校长在“定义未来”部分提到的内容,“我们定义的未来就是我们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我们通过个体的自我实现,更好地促成未来的发展,掌握未来,拥有未来。”张校长说,每一代人努力的方向都关于未来,每个阶段的规划也都指向未来,而未来意味着美好和希望。

  “七中诚勤爱的校训就是精英的自我要求,它的每个备注都是关于未来的筹划。今天各位在校,当以未来为己任,勤奋努力,不负韶华。”张校长鼓励说。

  让我们一同品读张校长的致辞全文,找找关于“未来”的含义。

爱达未来

杭州第七中学校长 张江英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

  新学期伊始,照例谈未来。前几天,华为任正非的一篇内部讲话,“要将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引发了对未来经济形势悲观的讨论。其实,任正非更想表达的是,要未雨绸缪,要有危机意识,要有主动调整的准备和措施,才能避免企业困境,才能拥有未来。盲目乐观,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躺平啃老只能被淘汰。

  悲观是不需要练习的人类天赋,消极是不需要演练的人类特长。低端的悲观与消极,放弃努力和停止追求就可以获得;高阶的悲观与消极则需要高瞻远瞩或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未来的悲喜,则存乎一心,见仁见智。钱钟书说,“目光放远,万事皆悲”,林语堂说,“目光放远一点,你就不伤心了”,就是这个道理。悲喜自渡,得失在我,顾随所说的“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处世哲学,也是很多人向往的人生境界。

  当西方政客叫嚣按下核按钮是首相的重要职责,“释放核毁灭”成为决策选项的时候,虽然清醒的人们知道这是竞选的时候为了拉选票的歇斯底里,是政客们展示强硬施政手段而故弄玄虚的权谋花招,但正直善良的人们心里一定充满了失落与不安,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是属于把整个人类的未来作为筹码放到政治赌桌上的疯狂投机行为。没落帝国走夜路唱歌壮胆的滑稽可笑的行为昭示了他们清楚,未来的舞台留给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已经不多,未来对他们而言是失去的和不确定的。而这种不确定性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都是有迹可循的。

  而我们的主张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解决人类未来问题的最佳解药,理应成为全球治理的共识。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写到:“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变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创造未来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摧毁未来只要疯子的玉石俱焚。未来如此脆弱,如此容易失去,也正是有人悲观的原因,但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人类携手,共创未来,同担风雨,共享机遇,民胞物与,避免人类的自戕行为,规避非理性的决策机制。为此,我们需要充分意识到以下几点。

  首先,认识未来。未来可以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单位,也可以是短时即至的下周下月。未来的主体可以是浩渺宇宙,星辰大海,也可以是独立个体,天地渺矣独留我。未来可以是科学幻想、医学昌明、增强现实、智能生活、元宇宙,也可能是饿殍遍地、饥荒连年、战火纷飞、灾疫频频、核危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具有人类期盼的惯性和人类善意的指向性。人们不如意的时候寄望未来,希望届时有所改观,未来没有人再有自己的辛苦际遇;人们意气风发的时候展望未来,希望未来与自己的努力密切相关。民不聊生的时候,人们觉得应该呼唤未来,变革当下,所以才有“苟富贵毋相忘”的铿锵言语;承平日久的时候,人们觉得应该设计未来,千秋万代,天下我有,所以才有自称始皇帝的嬴政。他们想要的未来,在历史的烟云中灰飞烟灭,更适合人类生存的时代和世界已经到来。经过了漫长的中世纪的黑暗,人们对照向往的光明,摸索出了他们设计的未来模样。

  其次,创造未来。我们被时代裹挟,与时代同行,享受着时代的福利,也感受着时代的无能为力。我们憧憬未来的医学能让新冠肺炎被消灭,让猴痘和艾滋病不再是恐怖病症,当然我们更清楚的是,彼时的人们也许会被新的病症威胁,但我们很明确,那个时候人们定有更好的防范未知的办法和能力,有更好的保护自己和延长生命的举措,人们的身体将得到了更好照料。分工更细致,智能化程度更高,人们的素质也会更高,社会整体更进步,人们生存的各项权益得到更好地保护。这些,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努力创造,立足今天,创造未来,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未来,是我们共同期盼的未来。天蓝水清,风和日丽需要我们去创造;国泰民安,弊绝风清需要我们去创造;一日千里,日将月就需要我们去创造。那样,我们的未来在我们的手上,我们的课堂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校园就有了清晰的定位,我们的教育就有了持续的动力。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都是迎接未来的练习,我们所有的积累都是指向未来的准备,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创造未来的努力。

  第三,共享未来。个体的未来是有限而短暂的,整个人类的未来是无限而发展的。只有把个人的未来和人类的未来结合起来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拥有属于时代和整个人类的明天,也才会是正向和有价值的未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无数个体正向的未来结合为整个人类的压倒邪恶的光明前景,也就是我们的未来。未来不可阻挡,但光明的未来却可因人为的原因而减缓到来的速度。曾经的人们呼喊平等和自由,呼吁消除种族歧视,呼唤性别平等。今天这些关于未来的设想都在艰难地实现,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我们的前辈曾经高喊民族独立,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愤怒于“华北之大竟然放不下一张安定的书桌”,曾渴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时至今日,我们国家的发展让这些志向和愤怒都变成了进步的动力,今天的发展达成了前辈们对未来的渴盼。他们为之奋斗的未来成为了我们的现在,我们为后代拼下一个未来,未来成为了人类绵延不绝的理想,成为了人们殒身不恤的奋斗目标,成为了人们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我们和前贤与后代因为“未来”这个词汇而紧密联接,我们共享未来,未来把整个人类的正义力量聚合在自己的光芒之下,让人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第四,定义未来。个体的未来,涉及人生规划,生涯认知,奋斗目标,自我实现;群体的未来,涉及族群发展,共同愿景,协同互助,共同进退。社会的发展,涉及制度建设,价值信守,观念更新,移风易俗;国家的发展,涉及经济进步,科技发达,国防强大,凝聚向心。人类的发展,涉及扶危济困,互通有无,平等相待,融合发展。我们定义的未来就是我们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我们通过个体的自我实现,更好地促成未来的发展,掌握未来,拥有未来。每一代人努力的方向都关于未来,每个阶段的规划也都指向未来。而未来意味着美好和希望。如果要给出未来的方向,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地平线的位置或是浩渺的太空,那里总会有新的目标和发现,意味着每一代人能见的关于未来的空域在扩大,可能性在提升,也意味着我们在把未来推向更可控和更不可知。有资格定义未来的是这个群体的精英,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七中诚勤爱的校训就是精英的自我要求,它的每个备注都是关于未来的筹划。今天各位在校,当以未来为己任,勤奋努力,不负韶华。

  各位同学,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能者纵横天下,庸人踽踽独行。”愿七中能人辈出,再现荣光。

  最后,我用杭州亚运会的口号结束我的讲话,Heart to heart,@Future.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981171 2021-09-02 08:47